业知识

淮安市在全省率先建立支出型困难家庭临时救助机制

业知识 962

最佳答案淮安市在全省率先建立支出型困难家庭临时救助机制

淮安市在全省率先建立支出型困难家庭临时救助机制

近日,走进涟水县涟城街道城东社区居民王雷家中,不大的房间被收拾得整洁干净。王雷一家的生活原本幸福和睦,然而,一场变故打破这样的平静——王雷的儿子被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接连花去8万多元医疗费,后期的费用更是个无底洞,一家人的生活陷入困境。

“因病刚性支出较大,超出家庭承受能力而造成家庭生活困难,属于典型的支出型困难家庭。”涟水县民政部门获悉王雷家庭情况并核实后,对该家庭因病负担费用进行扣减,将其纳入支出型临时救助范围,发放临时救助金8200元,并联合医保部门开展医疗救助,解决其家庭基本生活困难。

“支出型困难家庭被称为社会救助保障政策的‘夹心层’,因其人均收入高于低保标准,难以享受定期定量的政府部门救助帮扶,但在扣除家庭因病、因残等刚性支出后,家庭实际收入水平在低保标准之下,基本生活存在一定困难。开展支出型困难家庭临时救助,能够有效打通救助救济‘最后一公里’。”市民政局社会救助处处长张校翎表示。

去年以来,淮安市民政系统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工作要求,将临时救助制度贯穿于社会救助链的前端、中端和后端,在全省率先建立支出型困难家庭临时救助机制,重点聚焦因患病、就学、生活必需品支出等增加的刚性支出超出承受能力而造成生活困难的家庭,确保做到“应救尽救,一个不漏”。

记者获悉,支出型困难家庭临时救助工作开展以来,淮安市逐步明确支出型困难家庭临时救助工作的覆盖范围、准入条件、收入扣减标准、经办程序、救助标准、救助方式等方面内容,通过及时、精准的救助帮扶,累计帮助7000余名因病、因学、因残、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导致家庭生活困难的群众解决困难,有力兜住基本民生保障底线。

补“短板”,扫“盲区”。市委政法委与市民政局探索建立“网格+救助”机制,发动全市近6000名网格员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民众对临时救助实施办法的知晓率,广泛搜集支出型困难家庭的信息,发挥镇街、村居、基层组织、民政民情直报员、志愿者作用,及时发现支出型困难家庭群体,使他们第一时间得到救助,有力搭建支出型困难家庭临时救助“前哨”。

日前,省民政厅印发通知,公布全省社会救助领域创新实践案例评选结果。淮安市试点单位涟水县民政局的“支出型困难家庭临时救助实践”项目被评为全省最佳案例。融媒体记者 叶列

标签: 省份 支出 特困 民政部 人均消费支出

留言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4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